信息详情
铝合金门窗加工工艺
下料控制:1.在下料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检查设备的运转和润滑,调整好下料尺寸限位,同时,对下料前的型材进行检查,对较严重缺陷的型材,设法套料或退回。2.要利用铝型材的长度,结合下料加工尺寸,合理套用型材下料,长度的允许偏差为L±1.0毫米,角度偏差为∠±7′,加工毛刺应小于或等于0.3毫米。3.下料时,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首检、中检、尾检的三检工作,抽检率不低于5%,数量少的不低于3 件。4.下料后的产品构件按每工程、规格、数量进行堆放,并分层用软质材料垫衬,避免型材表面受损。组角控制、组装质量控制。1.复检构件加工是否合格,安装零件内衬板是否装好,确认组角后无问题存在,方可组角装配。2.组角后的连接处应平整无扭拧对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校正处理。组角后二件不平度应≤0.5mm,二件间隙应≤0.4mm,宽度或高度外形尺寸≤2000mm,允许偏差±2.0mm,>2000mm,允许偏差±2.5mm,对角线长度≤3000mm,允许偏差≤2.5mm,>3000mm,允许偏差≤3.5mm,搭接量四周均匀,允许偏差±1.0mm。3.组角成形后,应根据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并用软质材料垫衬,防止型材表面擦伤。4.框组装:应粘贴四角防水胶条,上框放入防盗定位块,组成框旋紧固定螺钉。5.装配好的连接处,应平稳,密封,对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校正和处理,其连接处的高低偏差应≤0.4mm,连接处的拼装缝隙应≤0.3mm。6.装配好的框或扇应平整,无扭拧,其外形尺寸,宽度或高度≤2000mm,允许偏差±2.0mm; >2000mm,允许偏差±2.5mm,对角线长度≤3000mm,允许偏差≤2.5mm,>3000mm,允许偏差≤3.5mm。冲、钻孔,修挫毛刺工艺。1.钻孔时,应磨好无钻的刀刃,掌握好钻孔的切屑速度,不宜用力过猛,将要钻通时必须减轻压力,严禁带手套操作。2.钻孔后的铝型材,应孔面孔底无严重毛刺,钻孔毛刺不允许大于0.2mm,同时要清除加工后的铝屑,并分层堆放,以免损坏表面质量和外观。3.将前道工序(冲、钻、铣、切等加工方法加工后的构件用括刀轻轻括去加工面的毛刺或用锉刀进行修挫,修挫毛刺时,要轻手轻脚,不宜用力过大,锉刀在切面地方向上轻轻略带一点角度进行挫毛刺,要注意锉刀勿与其他面上铝型材接触,以免破坏涂层涂膜。4.修挫后的型材应无毛刺,手摸无凹凸毛刺感,并且要清除前道工序未清除干净残留下来的铝 屑,按规格尺寸分层堆放整齐。